爱看书 爱孩子
安吉有位网红“图书馆奶奶”
本报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龚张红
近日,记者走进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银湾村,探访最近很火的网红“图书馆奶奶”王筱琴。
见到王筱琴时,她正在图书馆内辅导一名孩子写作文。虽已过正午12时,但她仿佛忘记了时间,沉浸在教书育人的快乐中。
这样的工作热情,王筱琴已经持续了10余年。
建议图书馆改为少儿主题
2011年,银湾村建起图书馆,谁来管是当时摆在眼前的难题。
“脑子里第一个跳出的人选就是王筱琴,她曾是乡村幼儿园教师,爱看书,爱孩子。”当时派驻银湾村的第一书记李海清回忆说,“我上门邀请时才得知,一所民办幼儿园也向王老师抛出‘橄榄枝’,足足是我们图书馆工资的4倍。没想到,王老师答应了我们的邀请。”
就这样,王筱琴成了孩子们最爱的“图书馆奶奶”。
起初,这是个综合性图书馆,但细心的王筱琴发现,来看书的以孩子为主。但当时馆内1.1万余册藏书中,少儿读物不足4000册。她一心想着给孩子们专门开辟一方天地,经常从家里带来一些儿童读物,孩子们把它们当宝贝,常常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
2019年,在王筱琴的建议下,图书馆改建为少儿主题图书馆,她精心挑选书籍,还自创颜色排序法,方便孩子找书、看书。
“红橙黄绿青蓝紫,孩子们对于色彩有着天生的敏感。这样排序,孩子们更容易找到心仪的书籍。”王筱琴说。
收服许多“尖屁股”孩子
当了20年的幼儿园老师,王筱琴善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们讲道理。当有孩子在图书馆吵闹时,她就用手指在孩子们的脑袋上轻轻画个圈。
“这代表‘小萝卜头’,是我和孩子们之间的约定,谁不听话就在脑袋上画个圈来提醒。”王筱琴常用《小萝卜头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珍惜好的阅读环境。用这个方法,她收服了许多“尖屁股”孩子,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谈话间,记者发现,王筱琴的左手无法完全抬起。一问才知,是为救一个孩子受的伤。
2021年7月,一个小朋友爬上梯子去拿书架上层的书,王筱琴看见了赶忙跑过去,但为时已晚,4本精装版的厚重书籍掉落,为了护住孩子,书本重重砸到了她的左肩。当时,她疼得躺在地上,久久无法起身。
医生诊断其为肩袖损伤,可住院5天后,王筱琴便迫不及待回到工作岗位。期间,伤处多次反复,她只是默默去医院打了封闭针,照常出现在图书馆,为孩子们服务。可病情日益加重,最后她实在忍受不住,才被家人送去了医院。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肩膀骨裂、肌肉坏死。
“当时,医生说我的手臂就像马蜂窝,骨头已经变色,必须立刻进行手术。”王筱琴说。
始终坚守服务的初心
手术后,医生嘱咐王筱琴,因伤势严重,必须休养3个月,不能劳累。但因为牵挂孩子们,她休息26天就回到图书馆。
得知“图书馆奶奶”回来了,孩子们从家里拿来各种水果和零食,把王筱琴团团围住,“他们抱着我、亲吻我,抚摸我的手臂,问我痛不痛,真的很暖心、很感动。”
“王奶奶您多吃点,这样手就会好得快”“王奶奶,我给你吹吹,吹吹就不痛了”……孩子们的暖心话语让王筱琴更加坚定了继续为孩子们服务的初心。
现在,虽然只有一只手能动,但她还是坚持每天8时之前赶到图书馆,清扫地面、擦抹书桌、整理修补书籍等,等待孩子们的到来。
“只要家长都信任我,孩子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守着图书馆,为大家服务。”王筱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