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柜网 - 图书柜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书店营销 | 图书视点 | 图书资讯 | 文化人物 | 新书榜单 | 新闻透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文化人物 > 阅读观察 大学图书馆「书药小馆」给学生开心灵药方 心理急救服一剂「心灵书药」
Q.biz | 商业搜索

阅读观察 大学图书馆「书药小馆」给学生开心灵药方 心理急救服一剂「心灵书药」

信息来源:b-k.com.cn   时间: 2025-01-23  浏览次数:69

  疫情反复,打乱了生活节奏,有些人可能会感受到不安、急躁、压抑等情绪,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问题。阅读有着意想不到的疗愈功能。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用阅读的方式调节心理,放松心情,给自己开一剂“心灵书药”。

  在家“躺平”为什么焦虑抑郁?

  疫情对各个行业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职场人,上下班的时间也因为疫情模糊起来。特别是居家隔离时,看似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电脑前工作一会儿,躺到床上看会儿手机,不知不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刚开始觉得“躺平”的日子很舒适,可时间一长就开始焦虑,有一种对未来的“失控感”——想做的事情不能做,计划内的一切变得不确定。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也停课居家,那心情可是鸡飞狗跳,一点点小事都能点燃家里的火药桶。

  陕西省心理咨询协会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寇觉中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目前统计,每次疫情发生以后,接到西安市民的心理咨询热线,关于疫情引起焦虑的案例就会变多,以个人的抑郁、焦虑为主,还包括一些亲子、夫妻关系矛盾的问题。

  现阶段,人们对疫情担忧的焦点有所转移。寇觉中从心理咨询案例中发现:“新冠病毒初发的2020年,老百姓担忧的是这个疾病对健康的影响。现在的担忧集中在疫情对工作的影响,经济遭受损失,生活上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的封闭状态带来心理的压抑感,会有烦躁、焦虑、不安的感觉。高度焦虑状态下情绪得不到释放、转移,生活的规律被打乱,人体机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也就是心理学上成为‘躯体化’的问题,表现为食欲不振、身心疲惫、睡眠障碍,有些严重的会内分泌失调。”

  焦虑、抑郁的情况下,玩手机、看视频,能不能缓解呢?寇觉中提醒,这有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二次伤害”,“刷视频,看电视时间长,人会觉得头晕、恶心、乏力,甚至心脏出现严重问题。因为我们在视觉、听觉都处于被吸引的状态时,视、听神经系统都受到强烈刺激,更加烦躁、疲乏。这时候,阅读书籍的方式更容易让人放松,“因为阅读和看书的过程,是视觉和思维的互动,这时听觉没有强烈刺激,相对来说更放松。同时,选择合适的内容阅读,书中的人生百态会让人们进入情境,有所感悟,有益于缓解心理压力。”

  “书药小馆”开出“心灵书药”

  在西安图书馆学会举办的2021年学术年会上,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心灵药方,书药小馆”阅读活动获得2021年阅读推广案例一等奖。这个案例非常值得我们当下来借鉴,舒缓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以图书当丸药的创意,灵感来源于英国作者埃拉·伯绍德和苏珊·埃尔德金的《小说药丸》一书,两位作者在上学期间就给彼此推荐各类小说,并相互交换,积累了大量的阅读,之后二人开办了“人生学校”负责书目治疗,为全世界客户开书目“处方”,经过五年“临床治疗”的累积,才有了这本独一无二的文学诊疗指南。它根据人们的生理病痛、情感心理、日常烦恼等300多种病症对症下药,把小说当做治病良药。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心灵药方,书药小馆”阅读推广项目,从2019年4月一直延续到2021年4月读书节期间。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李楠老师介绍,在《小说药丸》的基础上,围绕读者的心理、情感、压力等方面,结合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研结果,挑选出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的20种“病症”,比如:失眠、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虚荣、不会再爱了、不满足、痴迷、出洋相、都市疲劳、飞行恐惧症、分手、购物狂、压抑情绪、感觉人生无意义、陌生环境恐惧症、过度冒险、害怕投入、嫉妒、失去信仰、拖延症。结合馆藏图书为读者提供对应的小说“药方”,帮助读者从负面情绪中释放,进而自我治疗,找到恢复的力量。

  截至2020年底,“书药小馆”推荐的图书总借阅量为4380次。所荐书目的借阅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最受欢迎的是针对“不会再爱了”推荐的村上春树的《1Q84》,该书借阅转化量为1010次。活动收获同学们满满的好评,反馈最多的就是对心理和情绪问题从小说世界中给与了纾解的途径。 华商报记者 路洁

  阅读交流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图书柜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