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柜网 - 图书柜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书店营销 | 图书视点 | 图书资讯 | 文化人物 | 新书榜单 | 新闻透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图书视点 > 在传统名称下的现代图书馆
3.biz | 商业搜索

在传统名称下的现代图书馆

信息来源:b-k.com.cn   时间: 2023-01-28  浏览次数:15

   “光启之门”艺术装置

本版摄影 记者 王凯

   “书院”,在传统中是一个以刊藏典籍、教化育人、研究传播为主要职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今,“徐家汇书院”的名字在繁华的徐家汇百年圣依纳爵教堂广场一侧出现。

   这里,也是徐汇区图书馆的新馆所在之地,徐汇区图书馆负责人房芸芳透露,“徐家汇书院”这五个字是他们从古籍史料中找出的徐光启手迹字体,其中,“汇”和“院”由其手迹拼字而成,ZIKAWEI这个英文名是上海方言加威妥玛式拼音法形成的,体现了徐家汇这个海派文化发源地的历史痕迹。徐汇图书馆新馆——“徐家汇书院”年底将对公众开放,昨天,记者先进入了建筑内部一探究竟。

   城市修复

   徐家汇书院由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DCA)上海办公室设计,这家事务所在上海的项目还有西岸美术馆、洛克·外滩源等。

   在设计师的眼中,每一座建筑都是城市建成环境的一部分,就像一个演员是整出舞台剧的一部分,如何平衡新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的关系?设计方DCA上海办公室介绍:在设计之初,就专注于“城市修复”,充分尊重这些保护建筑在该区域的历史价值。一方面,新建建筑位置、体量以及前场的景观设计塑造了一个以教堂为主导的规整的城市广场;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与教堂主楼的26米高度——尖顶51米形成竞争,将新建筑的高度控制在18米。

   开朗现代

   进入书院,眼前顿时开朗,大面积巴西利卡风格的中庭空间,长28米、宽8米、高14米,平面呈长方形,屋顶是穹形,左右两侧是对称的立柱支撑。如此大的面积不仅体现在平面上,更体现在垂直的空间上。中庭直通三层,两侧是八个特色主题书架阵列,再向外延伸是阅读大空间。

   对土山湾博物馆镇馆之宝土山湾牌楼进行艺术化再造的“光启之门”装置作品让这个历史空间与现代气息交融。土山湾牌楼形式沉稳端庄,是展示中国传统建造工艺的大作。“光启之门”通过现代先进设计与建造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新的演绎。一方面,用新数字化设计手段,对其形态进行解构、抽象和重新生成,形成了网格化镂空的新牌楼形象,云翼的加入,使整体形象更显轻盈通透,与原本沉稳厚重的土山湾牌楼形成互相的映衬。另一方面,新的3d打印建造技术呈现了晶莹剔透的网格化牌楼新形象,呼应了用现代技术演绎传统工艺的主题。“光启之门”核心主题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传统与未来的呼应,既表示对徐光启的致敬,又表示对未来的期盼。之后还会有20多米长的“海上书桌”进入中庭,犹如海派文化的百年记忆通道,以充满仪式感的空间再现徐家汇百年文化记忆。

   两侧八个特色主题空间取名为“光盒空间”,一侧以“建筑可阅读”为主题,以融合书架的形式展示徐汇、徐家汇的历史文脉和城区巨变;另一侧以“徐汇文脉”为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从徐光启开始的徐汇文化名人灿若群星。

   第二书房

   书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拓展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让阅读服务更智能、更方便。一楼开放式廊道打造24小时阅读区,可以做到全天候自助借还、预约借书。

   地下一楼还有全上海公共图书馆中首家启用的智能书库,无需传统排架手段,读者通过小程序提前预约自己想借的书籍,机器人就可以精准取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书院还试水虚拟图书馆,在手机端读者就可以进入实景式书架随意浏览在架图书,检索并快速导航图书所在书架,找到心仪的图书。

   大门入口处两侧的书架上,陈列的分别是读者为徐家汇书院推荐的好书,以及图书馆员为读者专门推荐的书籍,旁边就是推荐语,这也是开馆前图书馆向社会广发英雄帖征集而来的。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徐家汇书院“以读者为中心”的办馆理念,开放灵活的空间布局、复合性多元化功能、舒适温馨阅读环境,让人期待这间“市民的第二书房”。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图书柜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