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晏文龙 实习生 黄雪燕)1月15日,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了数字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交流研讨会。此次会议,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各高校图书馆馆长汇聚一堂,围绕“数字人文”、“湾区建设及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研讨会现场。
大数据时代之下,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中心和学科服务的重要阵地,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表示:“华工正在筹建广州国际校区图书馆和广州科技图书馆”,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数字化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技术以及新工具,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数据资源与服务上支持学校的科研活动。广东图书馆学会秘书长陈卫东说:“广东的图书馆人,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更要不断创新引领,大力推展推进富有广东特色的资源建设,实际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融合、创新发展。”2018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科技文献协作联盟(下称联盟)应运而生,旨在助力大湾区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的发展。
2019年,联盟以科研科普为引擎,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的融合发展展开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科普化,面向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评议服务与第三方成果评价,开展文化科技融合讲座、湾区馆员培训、发布大湾区专利盘点智库研究报告等,促进了湾区图书馆的合作共建,融合发展。未来,联盟将以“校地共建”广州科技图书馆为契机,织好”文献资源”一条纽带、转活“科普科研”两个轮子,做精“讲座、展览、竞赛”三件事情,服务湾区科技创新与社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