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7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近日举办学术研讨会、主题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十周年。
该系列活动通过回顾钱学森爱国奋斗、功昭德重的一生,重温他光辉灿烂的科学人生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进一步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学习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初心为国、科学报国”的使命担当。
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主办的“钱学森与当代中国”第二届论坛暨“钱学森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丁奎岭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创业奠基人和技术领导人,他毕生追逐科学报国梦想,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堪称老一辈爱国科学家群体中以身报国的典型代表。当前,我们学习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就是要像钱学森那样,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坚定信念,许党报国。作为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现在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聚焦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培养更多走在世界前列的高素质人才。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表示,本次研讨会既是向历史致敬,也是向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致敬。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祖国建设是党史、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1949年到1957年,共有2500余名海外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建立起完整现代工业体系、现代科研体系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钱学森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本次研讨会将一个科学家的名字同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这是对钱学森贡献的肯定,也是历史给予他的定位。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章百家表示,钱学森既是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处于领军地位的科学家和领导者,也是一位极具特殊性的中共党史人物。现在正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时刻,中国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中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完成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加强对钱学森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科学家这一群体的研究,同时还需加强对科学家、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的宣传。这对于鼓励青年学子励志,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表示,钱学森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个伟大思想家、理论家。钱老的科学思想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强的战略预见性和现实指导性。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下,研究钱学森科学思想、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及其当代价值,并用钱学森这些思想和体系来研究、解决所碰到的各种问题,显得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纪念钱学森逝世十周年之际,共同缅怀钱学森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为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长远发展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充分挖掘钱学森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新观点、新思想,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厚的思想营养。
10月25日下午,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和钱学森图书馆联合开展的“弘扬钱学森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在钱学森图书馆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胡士强、副书记张昆鹏、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和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盛懿等领导与航空航天学院50多位教工与学生党员出席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由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魏红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表示,上海交通大学自1935年开设航空门之后,培养出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航空航天专业人才。2008年,学校成立航空航天学院。作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新生力量,学院参与各类航空航天科研活动和社会活动,坚持走精英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路径,影响力不断提升。
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盛懿表示,自筹建时期开始,钱馆与航空航天学院密切合作,在共同弘扬钱学森思想的旗帜下,双方开展了支部共建、现场教学、联合申请科普课题、参与航空航天及系统工程课题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看到交大空天事业后继有人,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与慰藉。
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胡士强表示,此次活动的举行既是表达对钱学森学长的追思缅怀之情,也是通过学习钱学森精神激励鼓舞交大空天在学习、教学、科研中不畏困难、勇于探索,不断取得新成就。航空航天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培养造就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杰出拔尖人才,努力实现钱老殷切期盼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远景。
钱永刚馆长以《打造国之重器,铸造科技丰碑》为题,向现场观众介绍了钱学森和第一代航天人,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创建中国航天的事迹。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深情展现了钱学森有担当、重科学、勤奋斗、敢创新的风采。
报告之后,航空航天学院的师生纷纷表达了对钱老等空天事业前辈的缅怀之情,感受其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事业中展现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信控系教师陆蓓表示,在美国任教时,与交大同行的交流让她深切感受到国家对航空工业人才的渴望,最终决心与家人归国,来到母校上海交大工作。追随钱学森走过的道路,陆蓓改进教学方法、围绕国家需求开展研究,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飞设系教师徐辉表示,是强烈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感让旅居海外多年的自己选择归国。作为一线教师,要忠诚担当,淡泊明志,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大自豪感,面向国家需求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副院长、飞设系支部书记陈方表示,飞设系支部始终以钱学森精神塑造支部精神品格,做钱学森精神的传承人,在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中主动作为,获评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研一学生胡淳凯表示,追寻年幼时的梦想,高考时毫不犹豫选报飞行器设计专业,并在空天院继续深造,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不断鼓舞着自己在科研道路上前行,更加坚定空天报国的理想信念。
作为一所高校内的科学家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坚持服务高校育人的实际需求,以钱学森的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为核心,以专业化、学术型、国际化为发展战略,为高校师生提供沉浸式思政教育的最佳场所,创造性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流的文化育人基地。(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