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皇家图书馆由弗里德里克三世奠基于1648年,1673年在克里斯蒂安堡(现在的议会)对面一座适合当图书馆的建筑物中开馆。1661—1664年间,弗里德里克三世还得到4座私人图书馆,其藏书(主要为罗曼语)构成皇家图书馆的核心。
在18世纪,馆藏的增加主要靠购买私人藏书、礼品和战争掠夺。在18世纪末,图书馆性质有了改变,成为一个学术性的国家图书馆。
沿着Christians Brygge向北行前,走不多远,即可看到黑色的国立图书馆,所有人都用黑钻石来形容这座本世纪之初落成的图书馆,其白天闪烁着黑色光芒的花岗石映着北欧的蓝天,夜晚因为运河水色和图书馆刻意留下的内部照明,就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在城市发光。
这座皇家图书馆其实是新馆,建设于1995-1999年,整个建筑呈梯形向运河一侧倾斜,建筑中央特意留下一场状似钻石的玻璃帷幕,白天可将自然光引进图书馆。
整座图书馆有7层楼,除了提供书籍阅读外,还有书店、餐馆、咖啡馆和研究中心。图书馆是免费开放的,周一至周五开放时间是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周六提前到下午5点闭馆,周日休息。
新旧图书馆连接在一起,游览完克里斯蒂安堡宫可以步行过去的,图书馆只能看看外观和里面很小一块区域,因为都是会员才能入内的,出自 Per Kirkeby 之手的 200 平方米的美妙壁画装饰了黑钻石图书馆的天花板。
里面有一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该碑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重要文物,其真身应该是在西安,此块应该是拓本,但几可乱真)还有很多中国书籍。图书馆环境很不错,有很多人在看书,进去要注意遵守图书馆规矩,不要喧哗,包括相机手机最好也都静音